
《異星智慧》(LIFE) — 實在是沒甚麼智慧與營養的電影
預算5800萬美金,長一小時四十三分的《異星智慧》電影是Sony / Columbia 發行出品。《異星智慧》原定於2017年3月24日在美國上映,後延期至2017年5月24日,避免與《亞瑟:王者之劍》和《金剛戰士》競爭。之後,美國檔期又改回2017年3月24日,這是為了避免與《加勒比海盜 神鬼奇航:死無對證》競爭,這也印證了美國八大電影製片廠彼此之間的競爭默契。
近來一連串的外星人電影出現,也許是延續2012年世界末日的聯想,大部分恐懼的成分居多,具有像是近期電影《異星入境》(Arrival)的探討一些「時間」、「人性」議題的卻沒有,實在有些讓人失望。
電影是在倫敦的薛珀頓製片廠(Shepperton Studios) 2016年7月19日正式拍攝,正式上映最先於2017年3月18日全球首映。
故事基本上,是外太空生物遇上一群在國際太空站研究外星生命的太空人,不料培養出的外星物種卻突破封鎖,大開殺戒,眾人一面要想辦法對抗怪物,一面要在時間來不及之前力求生存逃生。電影開始時,外星生物在多次實驗中沒有動靜,就顯示出相關人員的輕忽與不專業,也猜到必然後面災難連連,所以最後工作人員及衛星站全毀,而殃及地球的未來,一點也不令人吃驚,只覺得是個笨蛋觀眾在看電影,全是長久以來外星災難電影的翻版,了無新意。
當看到編劇保羅韋尼克(Paul Wernick)及雷特瑞斯(Rhett Reese)親自解釋結局為何如此安排的原因,更是令人生氣。雷特瑞斯坦言從草稿到最後一直是這個結局,注定給了地球一個悲觀的結局,「我們認為不一定要有快樂結局,只要它是令人滿意的結局就好,至少邏輯上合理、可解釋,因此為了生命的蓬勃發展,其他生命必須被毀滅。」話鋒一轉,雷特瑞斯又表示:「這不一定是結局,只是為了建立一個可能的續集。」說:「如果卡文在地球上擁有無限的食物供應,能夠倍增成長、繁殖,會變得可怕嗎?」不過他們還未有具體想法及可能性,續集仍在構思當中。這種賣弄的編劇手法真的不可取。
電影一開始外星生物「卡文」先殺掉最受歡迎的明星「死侍」萊恩雷諾斯,「這種死亡劇情並不常見,發生在這位電影巨星的角色是好的,會給觀眾意識到『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!』」他也真是出乎觀眾的想像,也冤枉了這位明星的地位。
電影當初上映前未安排任何媒體試片,保密到家,果然上映後,觀眾被火星生物「卡文」嚇慘,尤其最後震撼的結局掀起熱議,編劇保羅韋尼克(Paul Wernick)及雷特瑞斯(Rhett Reese)親自解釋結局為何如此安排。編劇雷特瑞斯向外媒《Thrillist》表示:「我們希望外界定義《異星智慧》是部科幻恐怖片。」因此不同於其他科幻電影,最終火星生物卡文沒有被消滅,反而在太空船上殘暴殺光幾乎所有的船員,最後甚至降落在地球繼續殘害人類。如果一部電影不能給觀眾正向性思考,而一味用恐嚇驚悚手法嚇觀眾,這是典型的恐嚇威脅主義,將外星生物與人類的接觸畫下危機的可能。這就是一部不可推薦的爛電影。